源:《周易》《周易》是中国的“圣经”,是中华文化的元典,也是中国管理哲学的宝典。
《周易》的“易”字是“变易”的意思,《周易》是一本论述宇宙万物变化大规律以及人类知变、应变大法则的著作。管理科学同样也要研究一个“系统”(如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个市等)的变化规律,因为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进行预测和决策,才能进行科学地管理。
《周易》蕴涵高明的管理智慧,历经数千年而不断丰富、不断提升,从而引起东西方管理大师的高度关注。
儒:《大学》、《大学》是四书之首,儒家思想的王冠,儒家最高理想的宏伟蓝图。《大学》既是中国人的成功之道,也是当今世界珍贵的管理哲学。
《大学》全面阐述了儒家格物、致知的修身方法,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理想,是中国历史上最系统的政治哲学。推己及人,企业的管理也是一个格物、致知、齐家、治企、平商界的过程。
《大学》是穿越了两千多年岁月的不变真理,它于古代,道出了学问的最后目的与最大精神;在当代,则为民族企业提供了“天人合一”的管理哲学。
《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论语聚中华。
《论语》是一部蕴含着圣人智慧的儒家经典,是日本商人奉若至宝的“商业圣经”,也是日本经济崛起的一把密钥。
《论语》通过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不仅阐述他的政治主张和道德思想等,而且为中国历代帝王提供了治国之本,为当今中国企业家提供了无穷的管理、经商与处世智慧。
在一个深受儒家文化与《论语》精神影响的国度,在儒家经典与《论语》中汲取管理学营养,才是振兴民族企业,真正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论语》作为中国哲学的一部颠峰之作,其伟大之处正在于它广泛的适用性。政治家、教育家、企业家都能从中找到自已需要的东西。“日本企业之父”涩泽荣一正是将《论语》智慧与经营企业完美结合的优秀代表,《论语》也成为一部千年不易的“商业圣经”。
《中庸》、《中庸》是儒家一门亘古不变的处世哲学,一种极高明的治企智慧。中庸既是修身之法又是治国之道,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都极谙中庸之道,如毛泽东、曾国藩等都对中庸之道运用的炉火纯青,方能在各自的时代呼风唤雨、游刃有余。
《中庸》系统阐述了中庸之道最完美、最高的道德,不断地进行自我修养与完善,成为具有理想人格的理想人物。
中庸不是简单折中,不是平庸无为,而一种不亏不盈、可进可退,得人生大智慧的博大气度。在企业外部,中庸是交往处世的秘诀,在企业内部,中庸则是打造和谐团队的法宝。
中庸是儒家思想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亏不盈,是极高明的处世智慧、治企法宝。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之道已经成为企业家在商海中游刃有余、从容不迫的一件利器。
中庸之道是广泛适用于社会各个方面的通用法则,用于各处都有点石成金的妙用。无论是政治家在政坛的腾挪闪转,还是商人在商界中纵横捭阖,甚至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有都有中庸之道的用武之地。
《孟子》、《孟子》是孟轲与帝王指画天下时迸发的智慧,是纯正的王者之学。也是当代企业家养浩然正气,打造企业王者之风的必修经典。
《孟子》七篇,揭示了人世间兴衰存亡的规则,以人性本善、民贵君轻的核心思想,论述孟子的政治哲学及如何追求美好的人生,建立王道政治。
《孟子》感情激越,其滔滔雄辨中,自有一股王者之气。其民本思想和德治主张,对今天企业家的借鉴意义极为巨大。是企业家为自身注入领袖气质,达到内圣外王境界的指南。
《荀子》、《荀子》是战国末期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先秦散文的优秀代表。其高扬理性精神,是先秦唯物主义思想的顶峰。主张“人性本恶”和“人定胜天”,包含着古老朴素的管理学思想。内儒外法的思想正是2000千多年来的帝王管理思想。
当西方管理学在当今社会不断的遇到瓶颈时,在古老的东方文明中汲取管理学的养分成了一条必行之路。《荀子》的管理思想不是一种学问与方法,而是一门管理哲学。
释:《心经》、通过对《心经》这部“经中之经”经文的解读,认识佛家崇尚的超脱与本真,感悟佛法洞察世事的妙谛。在心灵深处刻下佛字,方能得到佛的大智慧。本课程旨在引导学员深入佛法,用佛法的智慧观照人生。为企业家提供一种繁忙工作下,静心思考的方式。
《心经》是佛教的一部根本经典,是开启佛学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它仅260字,却摄取600卷《大般若经》精髓,成为佛学的缩影。被认为是成佛的指南,利生的法宝,更是获得大智慧的最佳途径。
佛家的思想几千年来,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民族,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佛的影子。《心经》中的般若智慧和缘起性空的道理,正是人生的一盏智慧明灯。
《金刚经》、《金刚经》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佛教经典,也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经典。它超越了一切宗教性,又包含一切宗教性,对空的智慧作了无比透彻阐释,是当之无愧的“经中之王,万佛之母”。
佛的思想与《金刚经》的智慧,历经千年,已经深深融入中国文化的各个角落。在当今社会,《金刚经》不仅是“能破一切烦恼”的佛门至宝,也是企业家修身的指南!本课程旨在用《金刚经》超越宗教的大智慧,破除一切烦恼与迷惑。消弥现代人与佛法之间的障碍,打开通向无上智慧的法门
《六祖坛经》走进中国传统佛学文化背景之中,感悟生命的智慧,学习佛教智慧与精神,感受佛教文化之博大精深;以思辩的方式融入学员的实践哲学,实现从知识到智慧的升华。本课程旨在达到修身养性、健全自我人格、提升自我境界的目的;解脱自我、珍爱生活,从自身开始。
《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史上唯一一部冠以“经”的千年著作,引领我们走进佛教禅宗的哲学殿堂。《六祖坛经》全文皆以禅学为主,通过经典的佛教故事,浓缩的智慧精华,全方位展示了禅的智慧,并归纳了相关的人生哲理,也是中国禅宗开山之作。
禅的思想为东西方文化共同接受,禅是世界哲学的重要资源,不是出家人的专利,禅是智慧的人生哲学,人人都可以参禅,人人都应该参禅!
道《老子》走进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背景,体悟人生真谛,学习道家的智慧与思想,感受《道德经》的博大精深;以“道法自然”的思辩哲学,来滋养灵魂。本课程旨在用道家的智慧修养性情,用一颗平常心用面对一切。修习一双慧眼,拔开云雾洞察人生。《老子》是中国哲学及人类哲学的一座高峰,是一座有着无穷养分的智慧宝藏。《老子》仅五千余字,却深邃博大地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一个奇奥无比的“道”的世界。是道家哲学的奠基之作。
道的思想已深入中华民族的骨髓,并越来越多地受到西方国家推崇。道是一种高深的智慧,是必知人生哲学,同时也领导者必修的管理哲学!
《庄子》通过对道家经典《庄子》的解读,感悟庄子自由飘逸的文风,追寻自由灵魂下的道家智慧,辩证地认识《庄子》的现代意义与世界意义。本课程旨在用道家的思想观照自我,成为商界的智者。为企业家在繁劳之际,提供一味慰籍心灵的良药。 《庄子》是道家永恒的经典之作,中国哲学难以逾越的高峰。其“天道无为”的思想,构造了一幅浩渺瑰丽的哲学画卷。是喧嚣环境中,映射出的一抹宁静光辉。
将“道”的思想融入生活中,用《庄子》字里行间渗透着的奥妙不朽的智慧指导自己的工作,修习当今领导者必修的管理哲学与智慧哲学!
墨:《墨子》走进墨家兼爱天下的理想世界,感悟墨子中折射出的管理智慧。用全新视角剖析《墨子》,换位思考管理中不曾察觉的另一面。本课程旨在全面解读《墨子》,为当代企业家提供另一种管理思维,打造和谐的企业团队氛围。
《墨子》是先秦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中国哲学史一部不朽的杰作。其中涉及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诸多方面,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奇书。有学者说:墨子个人的成就相当于整个希腊。
墨子的学说有着极强的进步性,以兼爱为核心,节用、尚贤为基本点的墨家思想,对企业的稳定与和谐,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是一种高明的管理智慧。
法:《韩非子》打开韩非两千多年前创造的富国强邦、法治天下的宏伟蓝图,感悟在纷乱年代产生的旷世智慧。本课程旨在通过对《韩非子》的深入解读,剖析这部古代帝王手中的法宝,为当代企业家打造完善的无往不利的企业制度
《韩非子》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之作,先秦法家难以逾越的理论高峰,也是秦统一六国的思想武器。它继承了荀子的唯物主义与性恶论,反对“复古”和“法先王”,肯定了世界的进步与变化。
法的思想是一个民族稳定与进步的基石,也是一个企业成长与壮大的内在支柱。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无论国家还是企业都须从《韩非子》中汲取管理和法治的要旨。
兵:《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世界第一兵书,一部千古不变的谋略大全,蕴含着旷世绝伦的东方智慧,至今仍是全球军校的必读教材。
《孙子兵法》集“韬略”、“诡道”之大成,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作为世界军事理论的颠峰之作,《孙子兵法》一直是政治家、军事家、商人的案头书,也是当今商界精英在商海中进退自如的法宝。
充满谋略思想的《孙子兵法》,在哲学层次上揭示了军事管理与企业管理,兵法谋略与经营谋略的一般规律,有广泛的适用性,是使企业家在商海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奇谋。
文:《诗经》打开淳朴浪漫的文学圣典,心与心交流,情与情碰撞,品味古老民族美好的情感。在《诗经》华美的文辞和悦耳的声乐中徜徉,用心去体验已融入民族灵魂的无边诗情。本课程旨将《诗经》的典雅言辞融入企业家的生活与工作之中,陶冶贵族气质与儒商情怀。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收录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用优美的意境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的社会与人们的情感,是中华民族青春时代自由生活的写照。
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至纯爱情,记录了百姓真实情感的春耕秋获,祭祀宗庙的王朝正声。《诗经》用自然的笔触镌刻下了我们祖先的情感,为我们的民族种下了诗的基因
史:《史记》本课程旨在通过解读“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锤炼“史”的思维,练就一双洞察千年的慧眼。《史记》是中国史学和文学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一部包罗万象史学集大成之作。《史记》对上古至汉初三千多年的历史作了伟大的总结,同时开中国史传文学的先河,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
《史记》蕴含了管理哲学和做人哲学,是了解古代历史与文学的必修。使用一种宏大的“史”的思维方式,用一双史学的慧眼去看待不断变化着的世界,方能在商海中游刃有余。
《资治通鉴》、打开中华民族波澜浩瀚的历史,在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中汲取管理学的智慧与营养,修习一种“史”的思维模式。本课程旨在将《通鉴》的管理之道与用人之道,结合一种宏大全面的“史”学思维,给政界和商界的领导人物提供一件管理企业与驾驭人才利器。《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与《史记》并列的两座高峰,是一部有着无凡管理学思想的奇书,一部管理通史。是毛泽东一生读了17次的巨著,被清代史学家王鸣盛称为“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作为被历代帝王将相所推崇的史学巨著,《通鉴》中的管理思想越来越受到当今成功人士的重视。“史”的思维模式也成为企业家必备的素养,《通鉴》无疑决不能错过。
医:《黄帝内经》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中医文化,感悟天地间至高的养生智慧。用心体验传统文化的玄妙与神奇,解开左右健康的生命密码。本课程旨在通过对《黄帝内经》的解读,揭示中医的养生智慧。为您提供对自我身体与心灵的全新认识,是一次超凡的养生智慧之旅。
《黄帝内经》是中国人养生的“圣经”,中医的源头,一部可以让一个民族世世代代、反反复复阅读的智慧之书。其核心是天人相应,认为生命之基在阴阳平衡,强调人只有“顺四时而适寒暑”,方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中医的养生之道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最高境界的养生智慧,是“天人合一”的养生大道。对今天异常忙碌的企业家而言,中医养生不仅是“不得病”秘诀,也是拥有健康身体的保证。
人:《人物志》《人物志》是被著名学者南怀谨称其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纵横中外”的奇书,是我国第一部人才学专著,一部企业家识人用人的宝典。
《人物志》以五行阴阳为依据,其对人的本性、道德、才能以及识别、任用人才的理论和方法作了全面论述,提出了五视、八观的甄别人才方法。提倡唯才是举,德才兼备。其品人评才,以中和为最高,讲究“平澹无味,是为圣人”。
在企业的用人上,如何知人善任、人尽其才一直是核心问题。《人物志》就是这样一双无与伦比的识人慧眼,一种超凡入圣的察人智慧。
杂:《吕氏春秋》打开战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感受一代传奇商人吕不韦的谋世大智慧。用现代精神去体悟国学智慧,领略有着一字千金美誉的《吕氏春秋》的风采。本课程旨在将国学智慧与当下生活有机结合,在《吕氏春秋》海纳百川的非凡谋略中,赢得最佳的管理良方
《吕氏春秋》是先秦诸子百家中有着独特魅力与影响的一部经典,是一代传奇商人吕不韦由商入仕的谋世智慧。它博采百家之长,出色地总结了中国汉代大统一时代前的政治、军事、哲学和谋略思想。
吕不韦以其独到的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成功进行了一项长线投资和最大宗贸易。他将嬴政推上了国君的位置,自己也从一位商人当上了宰相,其中的谋略与智慧令人拍案叫绝。
纵横家:《鬼谷子》通过对谋略奇书《鬼谷子》的解读,从灵魂深处感受鬼谷子这位千古大智者的风采。追寻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下,纵横家的超凡的智慧和高绝的辩才。本课程旨在用纵横家的奇谋和鬼谷子的察人之智与外交技巧,来为企业家提供一种思考的方式,提供一件驰骋商海的利器。
《鬼谷子》是纵横家的不朽经典,一座无穷的智慧宝藏。其精深高绝的智慧和强于百万之师的雄辩之术,历来受到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的重视。在当代,也是企业家纵横商海的奇谋。
融政治家的韬略、阴阳家的先知、预言家的神算、兵家的智谋、外交家的纵横雄辩,《鬼谷子》堪称是一部谋略大全。正成为风靡全球的一朵文化奇葩。
家训:《颜氏家训》被陈振孙誉为“古今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历代学者对该书推崇备至,视之为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
家是我们的根之所在。有家,有我;有家,有业。作为中国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家庭教育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蕴含宝贵的立身、处世、为学经验。
一读,修身养性;二读,家庭美满;三读,事业成功。
《帝鉴图说》帝鉴图说》是明代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亲自编撰,供当时年仅十岁的小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阅读的教科书,
帝王术不是宗教、不是哲学,甚至都不能称之为政治,它解释的是用权之术:如何获得权力,并且掌握和运用好它;如何合情合理超越伦理道德,拓宽权力空间;如何有大作为而不殃及民生…… 运用中国历史上一百多个正反两、万面的实例,揭示了帝王术的奥妙之处和无奈之举,堪称“帝王通心术大全”,所探讨和表达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身为一个领导者和决策者所要具僃的基本素质,以及面对重大决策、抉择和转折时的處理方式和方法,而其中许多理论和方法,通过实践证明对于今天依然有着其独到的指导意义!
小学:《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学源的字书,也是流传最广的中文必借工具书。带领我们走进充满哲理和玄机的中国汉字。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汉朝许慎编著,是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原文以小篆书写,逐字解释字体来源,全书共分540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
《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特别是《说文》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
- 2012-10-12·成都明伦书院推荐阅读书目
- 2012-06-04·“三教合一”之我见
- 2011-12-08·不到楼兰非好汉(二)
- 2011-12-08·不到楼兰非好汉(一)
- 2011-12-08·不到楼兰非好汉(三)
- 2011-12-08·不到楼兰非好汉(四)
- 2011-12-08·不道楼兰非好汉(五)
电话: 028—86006188
余老师: 18981987998/15881013569(微信同号)
传真: 028—86006188
Email: cdmlsy@sina.com
Design by Hui Du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