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学、中庸》——中华书局
来源:未知  日期:2012-05-10 16:49  点击:  字号: T | T

 

内容简介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论语》是儒家的语录体著作,用言谈的原态方式记录了孔子的思想,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孔子思想及儒学理论最基本也是最可靠的文献。《大学》和《中庸》是儒家经典中最具系统性的两种理论著作。《大学》是“内圣”与“外王”高度统一的政治理论,也就是以“德治”为指导思想的政治哲学;而《中庸》则是协调各种关系以创建和谐社会的人生学说,是儒家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这三部书再加上《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元、清时期科举命题的经典和士人最重要的必读之书,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精彩书摘

 

学而篇第一
  (题解)
  《论语》各篇的题目都取自首章第一二句的两字或三字,故篇题本身没有意义。《论语》是语录体裁,从学术角度看,全书编排显然缺乏整体性的建构,各章内容互有交叠,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是,这也并不表示绝对的杂乱无章,部分篇章的内容比较集中,又多少见出编集者的用心。
  本篇共十六章。作为全书的首篇,从总体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也比较重大,其中包括孝、仁、礼、政、学习等一系列论题,可以说,以下各篇进一步展开的论述内容在首篇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展露。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部分是仁与礼,孔子对这两个问题有丰富的论述,提出了明确的主张。这里由有若所说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以及“礼之用,和为贵”等观点,表达了仁与礼的特征和效能,这就是以血缘亲情为社会关系的基础,由此维系社会秩序,形成一种既有严格等序又和谐融洽的理想化社会状态。这是对孔子思考走向的初步显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①子:《论语》中“子曰”的“子”皆指孔子。
  ②说:同“悦”,高兴,喜悦。
  ③朋:在同一师门受学者,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译文)
  孔子说:“学习中时时加以温习,不是很愉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虽不了解我,但我不怨恨,这不正是君子吗?”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注释)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②弟:同“悌”,敬顺兄长。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在上位的人,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这种人是不会有的。?子行事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产生了。孝悌就是仁道的根本吧!”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容色伪善,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史记精讲》
内容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它开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它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一道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史记》人物与先秦文学人物的显著差异在于他们的鲜明的个性化。《史记精讲》精
国学彩英

成都明伦书院2014年度经典国学堂课程表

成都明伦书院 2014年度经典国学堂课程表 【一月】《金刚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慈悲开示,度尽多少红尘痴魂;缘起性空,解开多少人生死结。《金刚经》,号称经中之母万经之王,无上的般若智慧,告诉众生六度真谛;孤独园的狮子怒吼,震慑三界无明孽障。无余涅槃,究竟真意如何?成住坏空,究竟奥义何在?所有因果,皆归六道;一切业力,了然一扫而空。 【二月】《说文解字》 人生觉悟识字始!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国文化的入门,神奇汉字的基
联系方式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幸福梅林幸福联合五组129号明伦书院
电话: 028—86006188
余老师: 18981987998/15881013569(微信同号)
传真: 028—86006188
Email: cdmlsy@sina.com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9. minglunshu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Hui Du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