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集释
来源:未知  日期:2012-09-04 17:25  点击:  字号: T | T

 

编辑推荐

  南宋时,朱熹与吕祖谦两位大思想家为了讲学、教育弟子的需要,共同编选了北宋四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的思想言论,成为《近思录》十四卷。朱熹称《近思录》为四子之阶梯,而四子为《六经》之阶梯。此书刊行后,自南宋至清代注者20余家,其中以南宋叶采,清张伯行、茅星来、江永四家之注最善。民国年间,曾有张伯行、江永两家的简略标点铅印本出版,但叶、茅两家不易寻觅。建国以后《近思录》有多种新注出版,但四家旧注则无一可寻。张京华教授针对此状况,取四家旧注之全书,以成书早晚顺序,逐条逐句编次,使四注合为一编,辑校成册,遂成《近思录集释》。
  全书分上、下两册,此书的发行对于研究宋代儒学意义重大。

内容简介

  《近思录集释(套装上下册)》是宋代新儒学派周敦颐、程颢、程颐和张栽的语录,由南宋大儒朱熹和吕祖谦共同编纂,集宋儒理学之大成,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此书刊行后,自南宋至清代注家蜂起,其中以南宋叶采。清张伯行、茅星来、江永四家之注最善。《近思录集释》即采四家旧注。以成书早晚为序,逐条逐句编次,四注合为一编。为了解与研究宋代儒学之绝佳读物。

前言

  《近思录》是南宋大儒朱熹于淳熙二年至三年(1175-1176),所谓“寒泉著述”时期,与吕祖谦共同编纂的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北宋四子”语录。起于“道体”,终于“圣贤气象”,共十四卷六百二十二条。朱熹曾以《近思录》教授弟子,从《朱子语类》所载讲学记录来看,《近思录》的成书及其要旨无不体现了朱熹自身的学术思想。
  朱熹曾经修习道家和佛学,而最终归本于孔孟。他整顿儒学,创立了被后世称之为“道学”、“理学”的“新儒学”体系。孔子整顿学术,删订《六经》,而朱熹则集注《四书》,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曾指出,《四书》实际上是宋代的“新经”。
  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五人,以往被称为“子”,如“周子”、“二程子”、“张子”、“朱子”,不仅是尊称,而且表明了其思想学说是“诸子”的性质。其著作以往被称为“书”,如《周子全书》、《二程全书》、《张子全书》、《朱子全书》。近来有称之为“集”的,如《周敦颐集》、《二程集》、《张载集》等,有悖于宋代新儒家“据子为经”的初衷。
  朱熹不仅提出了宋代新儒学的“经”,而且构建了新儒学的“统”,即由周敦颐开创,由程颢、程颐、张载传承,最后由朱熹集其大成,形成正统的新儒学体系。朱熹所走《伊洛渊源录》的精英路线,大别于后来《宋元学案》的群儒备载。

精彩书摘

  《近思录》不仅形式近于《论语》,其取义也出自《论语》。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儒家学说,讲究躬行日用。“近思”意谓关切、思量自身之德行,不滥问,不远思,不自外而求。朱熹云:“《近思录》一书,无不切人身、救人病者。”“《近思录》是近来人说话,便较切。”儒家之学登高自卑,行远自迩,《近思录》体现了儒家“阶梯”、“次第”的治学理念。
  宋代新儒学秉天理之大公,而深以人欲横流为戒备。如说为治要在得民,“古之时得丘民则得天下,后世以兵制民,以财聚众,聚财者能守,保民者为迂”。说得民要在教化,“民有欲心,见利而动,苟不知教,而迫于饥寒,虽刑杀日施,其能胜亿兆利欲之心乎?圣人则知所以止之之道,不尚威刑,而修政教。使之有农桑之业,知廉耻之道”。说教化要在使天理之公,克制人欲之私,“古之时,公卿大夫而下,位各称其德,士修其学,农工商贾勤其事而所享有限,故皆有定志,而天下之心可一。后世自庶士至于公卿日志于尊荣,农工商贾日志于富侈,亿兆之心交骛于利,天下纷然,如之何其可一也?欲其不乱难矣!”
  宋代新儒学认为“人欲横流”是社会文明的大敌,“人于天理昏者,是只为嗜欲乱着他”。朱熹认为,人类生存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不能过度奢糜。弟子问:“‘饥食渴饮,冬裘夏葛’,何以谓之天职?”朱熹云:“这是天教我如此,饥便食,渴便饮,只得顺他。穷口腹之欲,便不是!盖天只教我饥则食,渴则饮,何曾教我穷口腹之欲?”认为社会秩序和万物平衡是天理,个人私欲绝非天理。
上一篇:尚书今注今译
下一篇:颜氏家训译注
《史记精讲》
内容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它开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它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一道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史记》人物与先秦文学人物的显著差异在于他们的鲜明的个性化。《史记精讲》精
国学彩英

成都明伦书院2014年度经典国学堂课程表

成都明伦书院 2014年度经典国学堂课程表 【一月】《金刚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慈悲开示,度尽多少红尘痴魂;缘起性空,解开多少人生死结。《金刚经》,号称经中之母万经之王,无上的般若智慧,告诉众生六度真谛;孤独园的狮子怒吼,震慑三界无明孽障。无余涅槃,究竟真意如何?成住坏空,究竟奥义何在?所有因果,皆归六道;一切业力,了然一扫而空。 【二月】《说文解字》 人生觉悟识字始!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国文化的入门,神奇汉字的基
联系方式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幸福梅林幸福联合五组129号明伦书院
电话: 028—86006188
余老师: 18981987998/15881013569(微信同号)
传真: 028—86006188
Email: cdmlsy@sina.com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9. minglunshu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Hui Du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