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译注(上下)(图文本)
来源:未知  日期:2012-09-13 10:50  点击:  字号: T | T

 

内容简介

  《诗经》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章。“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雅”分大雅和小雅,都是用于宴会的典礼,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政治的讽刺。“颂”诗是统治者祭祀的乐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农神的。本书由著名学者程俊英教授翻译并注释,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这一古老民歌的丰富内涵,且配有精美生动的插图,使读者亦能享受到阅读的趣味。
  《诗经译注(上下)(图文本)》为简体横排。
 

精彩书摘

  周南 召南
  《周南》、《召南》是《国风》中编次在最先的。《周南》十一篇,《召南》十四篇,二南合计二十五篇。
  关于二南产生的年代,《毛诗》说它是西周初年的作品;郑玄的《诗笺》和后来崇毛派多这么说。但经后人考证,认为它大约是西周末东周初的制作。崔述《读风偶识》说:“此(《汝坟》)乃东迁后诗,'王室如毁',指骊山乱亡之事。”《何彼裱矣》中有“平王之孙,齐侯之子”二句,《毛传》和《郑笺》以文王释平王。魏源《诗古微》认为这是指周室东迁后的平王宜臼。章潢《诗经原体》提出文王时候吕尚还没有封齐,诗的“齐侯之子”不是指他。冯沅君《诗史》说《甘棠》诗中的“召伯”,指的是宣王末年征伐淮夷有功的召穆公虎,和《大雅·召昊》中称召公夷为“召公”的不同。《甘棠》是歌颂召虎的诗,与召公大奭无关。《野有死麇》据《旧唐书·礼仪志》,说它是平王东迁后的诗。而且二南的写作技巧远胜于《周颂》,周初不可能产生这样成熟的作品。因此,今人多认为二南可能是东迁前后的诗。
  旧说二南的产生地在陕西岐山一带地方。后人据诗的内容去分析,如《关雎》说“在河之洲”,指的是黄河。《汉广》说“江之永矣”,指的是长江。黄河和长江之间有汉水、汝水,这就是《汉广》所说的“汉有游女”,《汝坟》所说的“遵彼汝坟”。在黄河和长江地区,二南诗中简称为“南”,即《掺木》所说的“南樛木”,《汉广》所说的“南有乔木”。《草虫》的“陟彼南山”,《殷其露》的“在南山之阳”,南山指的是它北面的终南山。这和《韩诗序》(郦道元《水经注》引)所说的“二南其地在南郡南阳之间”相同。按南阳即今河南省西南部,湖北省北部。南郡即今湖北省江陵县一带地方。由此可见,二南的产生地,包括河南的临汝、南阳。湖北的襄阳、宜昌、江陵等一带地方。它是国风中最南的地区。
  据马瑞辰《毛氏传笺通释》考证,南是古代国名,在今陕西。周王把这些地分给周公旦和召公爽作采邑。采邑不得名为国风,编诗的人称之为周南、召南。方玉润《诗经原始》则认为周是地名,在雍州岐山之阳。南是周以南之地。召也是地名,召以南的诗叫做召南。周的西边是犬戎,北边是豳,东为列国,唯南最广,而及乎江汉之间。方说似较正确。
  二南的作者有好些可能是妇女,诗的内容反映了她们的劳动、恋爱、归宁、思夫等生活与思想感情。还有一些礼俗诗,如贺婚、祝多子诗等。
《史记精讲》
内容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它开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它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一道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史记》人物与先秦文学人物的显著差异在于他们的鲜明的个性化。《史记精讲》精
国学彩英

成都明伦书院2014年度经典国学堂课程表

成都明伦书院 2014年度经典国学堂课程表 【一月】《金刚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慈悲开示,度尽多少红尘痴魂;缘起性空,解开多少人生死结。《金刚经》,号称经中之母万经之王,无上的般若智慧,告诉众生六度真谛;孤独园的狮子怒吼,震慑三界无明孽障。无余涅槃,究竟真意如何?成住坏空,究竟奥义何在?所有因果,皆归六道;一切业力,了然一扫而空。 【二月】《说文解字》 人生觉悟识字始!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国文化的入门,神奇汉字的基
联系方式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幸福梅林幸福联合五组129号明伦书院
电话: 028—86006188
余老师: 18981987998/15881013569(微信同号)
传真: 028—86006188
Email: cdmlsy@sina.com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9. minglunshu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Hui Du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