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周易》《周易》是中国的“圣经”,是中华文化的元典,也是中国管理哲学的宝典。
《周易》的“易”字是“变易”的意思,《周易》是一本论述宇宙万物变化大规律以及人类知变、应变大法则的著作。管理科学同样也要研究一个“系统”(如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个市等)的变化规律,因为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进行预测和决策,才能进行科学地管理。
《周易》蕴涵高明的管理智慧,历经数千年而不断丰富、不断提升,从而引起东西方管理大师的高度关注。
儒:《大学》、《大学》是四书之首,儒家思想的王冠,儒家最高理想的宏伟蓝图。《大学》既是中国人的成功之道,也是当今世界珍贵的管理哲学。
《大学》全面阐述了儒家格物、致知的修身方法,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理想,是中国历史上最系统的政治哲学。推己及人,企业的管理也是一个格物、致知、齐家、治企、平商界的过程。
《大学》是穿越了两千多年岁月的不变真理,它于古代,道出了学问的最后目的与最大精神;在当代,则为民族企业提供了“天人合一”的管理哲学。
《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论语聚中华。
《论语》是一部蕴含着圣人智慧的儒家经典,是日本商人奉若至宝的“商业圣经”,也是日本经济崛起的一把密钥。
《论语》通过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不仅阐述他的政治主张和道德思想等,而且为中国历代帝王提供了治国之本,为当今中国企业家提供了无穷的管理、经商与处世智慧。
在一个深受儒家文化与《论语》精神影响的国度,在儒家经典与《论语》中汲取管理学营养,才是振兴民族企业,真正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论语》作为中国哲学的一部颠峰之作,其伟大之处正在于它广泛的适用性。政治家、教育家、企业家都能从中找到自已需要的东西。“日本企业之父”涩泽荣一正是将《论语》智慧与经营企业完美结合的优秀代表,《论语》也成为一部千年不易的“商业圣经”。
《中庸》、《中庸》是儒家一门亘古不变的处世哲学,一种极高明的治企智慧。中庸既是修身之法又是治国之道,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都极谙中庸之道,如毛泽东、曾国藩等都对中庸之道运用的炉火纯青,方能在各自的时代呼风唤雨、游刃有余。
《中庸》系统阐述了中庸之道最完美、最高的道德,不断地进行自我修养与完善,成为具有理想人格的理想人物。
中庸不是简单折中,不是平庸无为,而一种不亏不盈、可进可退,得人生大智慧的博大气度。在企业外部,中庸是交往处世的秘诀,在企业内部,中庸则是打造和谐团队的法宝。
中庸是儒家思想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亏不盈,是极高明的处世智慧、治企法宝。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之道已经成为企业家在商海中游刃有余、从容不迫的一件利器。
中庸之道是广泛适用于社会各个方面的通用法则,用于各处都有点石成金的妙用。无论是政治家在政坛的腾挪闪转,还是商人在商界中纵横捭阖,甚至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有都有中庸之道的用武之地。
《孟子》、《孟子》是孟轲与帝王指画天下时迸发的智慧,是纯正的王者之学。也是当代企业家养浩然正气,打造企业王者之风的必修经典。
《孟子》七篇,揭示了人世间兴衰存亡的规则,以人性本善、民贵君轻的核心思想,论述孟子的政治哲学及如何追求美好的人生,建立王道政治。
《孟子》感情激越,其滔滔雄辨中,自有一股王者之气。其民本思想和德治主张,对今天企业家的借鉴意义极为巨大。是企业家为自身注入领袖气质,达到内圣外王境界的指南。
《荀子》、《荀子》是战国末期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先秦散文的优秀代表。其高扬理性精神,是先秦唯物主义思想的顶峰。主张“人性本恶”和“人定胜天”,包含着古老朴素的管理学思想。内儒外法的思想正是2000千多年来的帝王管理思想。
当西方管理学在当今社会不断的遇到瓶颈时,在古老的东方文明中汲取管理学的养分成了一条必行之路。《荀子》的管理思想不是一种学问与方法,而是一门管理哲学。
释:《心经》、通过对《心经》这部“经中之经”经文的解读,认识佛家崇尚的超脱与本真,感悟佛法洞察世事的妙谛。在心灵深处刻下佛字,方能得到佛的大智慧。本课程旨在引导学员深入佛法,用佛法的智慧观照人生。为企业家提供一种繁忙工作下,静心思考的方式。
《心经》是佛教的一部根本经典,是开启佛学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它仅260字,却摄取600卷《大般若经》精髓,成为佛学的缩影。被认为是成佛的指南,利生的法宝,更是获得大智慧的最佳途径。
佛家的思想几千年来,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民族,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佛的影子。《心经》中的般若智慧和缘起性空的道理,正是人生的一盏智慧明灯。
《金刚经》、《金刚经》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佛教经典,也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经典。它超越了一切宗教性,又包含一切宗教性,对空的智慧作了无比透彻阐释,是当之无愧的“经中之王,万佛之母”。
佛的思想与《金刚经》的智慧,历经千年,已经深深融入中国文化的各个角落。在当今社会,《金刚经》不仅是“能破一切烦恼”的佛门至宝,也是企业家修身的指 南!本课程旨在用《金刚经》超越宗教的大智慧,破除一切烦恼与迷惑。消弥现代人与佛法之间的障碍,打开通向无上智慧的法门
《六祖坛经》走进中国传统佛学文化背景之中,感悟生命的智慧,学习佛教智慧与精神,感受佛教文化之博大精深;以思辩的方式融入学员的实践哲学,实现从知识到智慧的升华。本课程旨在达到修身养性、健全自我人格、提升自我境界的目的;解脱自我、珍爱生活,从自身开始。
《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史上唯一一部冠以“经”的千年著作,引领我们走进佛教禅宗的哲学殿堂。《六祖坛经》全文皆以禅学为主,通过经典的佛教故事,浓缩的智慧精华,全方位展示了禅的智慧,并归纳了相关的人生哲理,也是中国禅宗开山之作。
- 2012-10-12·成都明伦书院推荐阅读书目
- 2012-06-04·“三教合一”之我见
- 2011-12-08·不到楼兰非好汉(二)
- 2011-12-08·不到楼兰非好汉(一)
- 2011-12-08·不到楼兰非好汉(三)
- 2011-12-08·不到楼兰非好汉(四)
- 2011-12-08·不道楼兰非好汉(五)
电话: 028—86006188
余老师: 18981987998/15881013569(微信同号)
传真: 028—86006188
Email: cdmlsy@sina.com
Design by Hui Du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