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春秋》,就是一部五霸争雄的历史。
中国历史,真正标准的霸主政治,存于这一时期。(也存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
王纲解纽,霸主兴起,王道和霸术最惨烈的博弈,正爆发于这一段怀疑和否定、动摇和整合的岁月。
春秋,灿烂质朴的古代礼乐文明崩塌时最后的奋力挣扎;混沌的江湖,开始了走向统一帝国艰难的胎动。
五霸,中国历史有据可查的第一批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大人物。正是他们,反噬般亲手斧歽了成长的母体——王道文化,从政治伦理、经济秩序、军事动员、家国认识等各方面自觉或不自觉、情愿或不情愿地完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变革。
从纪元前841年中国正式开始全世界独一无二、精确到每一天的历史叙事之日起,或者说,在纪元前1000年左右,全球范围大规模民族流动迁徙浪潮下,平王东迁,中国,告别了一个得过且过的阶段,被推上了一个对抗野蛮、保国保种的痛苦征程。文明在东亚大地艰难地尝试挣破沉重的封建大幕,时代,呼唤一批能力挽乾坤的英雄来拯救一盘散沙似的周朝;英雄,以霸主的形象,毫不犹豫地应运而生,承担起了“内诸夏、外夷狄”的维护中华完整、维护家国同构的时代要求。
从郑庄公首先谋图霸业起,直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称霸吴越,齐桓晋文、秦穆楚庄,或会盟于践土,或避让于城濮,或示仁于幽燕,或扫荡于西戎。假途灭虢,一鸣惊人,擅兴之罪,唇亡齿寒,凭着杰出的精力、魄力、魅力、决断杀伐,纵横捭阖,凝聚了一大批优秀的贵族政治家,在两三百年的中国大地上,书写了一页页荡气回肠的史诗。
这群英雄,这群霸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面目不再模糊、个性开始鲜明、敢于和善于调动手中资源攫取最高利益的真实人物。
他们紧紧抓住了命运给予其稍纵即逝的机会,转败为胜,绝地重生,生动有力地诠释了何谓事在人为,并以他们牢牢扼住命运咽喉的精彩表演指导了后世如何从零开始,如何由弱变强,如何无中生有,如何扭亏为盈。
霸主们是幸运的,幸运在于他们生活在一个空前绝后的时代。当时是,文明如晨曦照亮着远处的天际线,以原始氏族军事联盟为主体的旧制度即将解体,新的主体文化尚未诞生。文王武王周公等植根其中深谋远虑的王道正在无可奈何地为适应重新洗牌的新形势而痛苦地蜕变着,统治华夏两千年、普天之下四海之内共主的“王”正在成为凄怆寂寞的背影。指导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领袖孔子、老子还没有出生,中国,最雄浑最厚重的精神提炼还没有展开,主宰中国的历史意志和人格精神、思维理念、信仰核心还没有总结、检讨而定型。天理尚未昭昭,尘埃尚未落定,礼崩乐坏的大气候给了霸主们空前的活动舞台和舆论自由,强权即公理还可以振振有词,尊王攘夷还可以是号令天下的遮羞布。没有现成的道路可以采用,霸主们,必须试错一条崭新的道路,成为弱肉强食的诸侯丛林中最大的赢家。
霸主们又是不幸的。不幸在于他们以求驭道而开创的霸业从一开始就是一把双刃之剑,既能让他们迈向人生的巅峰,也同时埋下了族群和个人荼毒的祸根。个体在强大诡谲的命运之手的翻雨覆雨之下那种无能为力使得这群英雄的生命总是跌宕起伏,令人唏嘘。敬德修业,讲信修睦,诚然是攫取权力和荣誉的手段,但若是仅仅把它作为手段而不能从骨子里认可和遵奉,则霸业人人可图,秩序一钱不值,身死国灭,父子相残、人尽可夫,甚至死无葬身之地屡见不鲜。那顶可以被他们轻易踢倒践踏的王冠却隐喻了另一种生存和发展须臾不能离开的护佑和加持,自身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幸运示范却一再地刺激着新兴力量狼性的萌动,从而不断上演一轮又一轮以子之矛刺子之盾的翻版。霸主们,为后世中国人提供了无数触目惊心的案例,提醒后世子孙,什么样的成功才是值得追求的成功,什么样的权力才是让人口服心服的权力,离开了崇高的道德,政治是多么令人痛苦和作呕,美德和克制、谦逊和忍耐、勇气和正义、执着和放弃在什么样的条件和背景下才是真正理性、真正控制私欲的节操,才是真正合乎人类互助共赢、种族安全的觉醒!
春秋五霸不单是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成语那么简单,也不光是一幕幕精彩的故事供我们茶余饭后消遣,它风华绝代,一骑绝尘,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中国叙事的童年,是即将狂飙突进的诸子争鸣的前奏。
为什么中国没有演变为欧洲一样的诸侯江湖?为什么同一时期雅典的民主、罗马的共和没有在中国大地出现?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敬天保民、具有顽强战斗力和生命力的文化单元?若想钩陈历史为今天提供参照,鉴古知今寻找复兴之路,对话春秋五霸,一定会让你恍然大悟,一定会让你思想和文化的高度再上一层楼,从而增进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古老的诸侯,风雅的世家,豪华而狂欢的盛宴,总是伴随着巨大的危险和挑战。“钟鼓乐之、琴瑟友之”总是建立在血腥屠戮、巧取豪夺基础之上;忠义血性、舍生取义从来更是一个民族精英的无悔选择;五霸的风云,其折射出来的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更是让我们长久扼腕叹息、慨叹浮生如梦、世事无常的经典依据。
回望过去,重读《春秋》,检阅五霸,古典情结和精神渐渐复活:那犹如紫罗兰的芬芳一般电击我们心灵的赵氏孤儿的眼神,那沉毅中充满倔强、屈辱中蕴藏报复的重耳似的嘴角,那紧握吴钩利剑、气吞山河的吴王阖闾颤抖的虎口,那虎啸雷鸣、如同风暴一般席卷中原的三晋敝日的旌旗,那问鼎轻重、饮马黄河的楚庄王的仰天长啸,那些依依杨柳,那些霏霏雨雪,那些柏舟江上,那些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那些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千千万万人头落地,世世代代勿忘在莒,风雨如晦的春秋,可歌可泣的霸主,没有你们,中国历史将黯然失色;没有你们,华夏文明一定缺席心理断乳这一重大成长历程。
三月二十七、二十八,成都明伦经典国学堂开年敬呈——大哉,《春秋五霸》!
【主讲嘉宾介绍】
李山教授
“红钻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启功先生弟子,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化史、先秦两汉文学、《诗经》研究领域卓有成就。曾出版过《诗经的文化精神》、《中国文化史》、《先秦文化史讲义》等专著多部,在《文学遗产》、《文史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在学界有较大影响。
2011年李山教授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春秋五霸”系列;2012年再次在“百家讲坛”主讲“战国七雄”。课程风格激情洋溢,妙趣横生,气象万千。
望各位学友珍惜机会,提前安排时间,聆听这一启迪性灵、开拓智慧的讲座!
【参学时间】2015年3月28-29日(周五、周六)9:00-17:30
【参学联系】028-86006188 15881013569 余老师
明伦书院宗旨:立足经典 守望纯粹
明伦书院理念:修身心 怡性情 济天下
明伦书院优势:遍访天下汇名师
明伦书院使命:致力于提升中国企业领导人的人文与哲学素养
- 2012-10-12·成都明伦书院推荐阅读书目
- 2012-06-04·“三教合一”之我见
- 2011-12-08·不到楼兰非好汉(二)
- 2011-12-08·不到楼兰非好汉(一)
- 2011-12-08·不到楼兰非好汉(三)
- 2011-12-08·不到楼兰非好汉(四)
- 2011-12-08·不道楼兰非好汉(五)
电话: 028—86006188
余老师: 18981987998/15881013569(微信同号)
传真: 028—86006188
Email: cdmlsy@sina.com
Design by Hui Du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