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服装有很多的讲究,但毕竟它只是一个表象而已。不能因为一个人衣着朴素就断定他是个穷酸鬼;只要得体就是很好的了。但得体是很模糊的词,怎么样才算是 得体呢?这要看具体的情况了;比如出入大型酒席宴会,还是要庄重华丽些,而工作学习还是朴素整洁的好些。而重心在于我们做事情的态度。就象前面说的“吉 月,必朝服而朝”一样,重心是在于在朝上议事的态度,而服装就象是个闹钟一样在提醒这是在朝上,是要认真对待的。但如果是在非常时候或非常的条件下,能因 为没有朝服就不上朝吗?所以还是说服装重要,但不是重心。在田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是里表一致的好。这个问题正如王弼说的一样“崇其本举其末“以我们自 身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服饰。
顺藤摸瓜,透过现象看本质。我觉的由“去丧,无所不佩”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生活态度。服丧期满,脱下丧服以后,便佩带上各式各样的装饰品。我们常说一个 好学生应该是“学的时候全心投入,认认真真的学,玩的时候则无所顾及,淋漓尽致”“去丧”以后,就应该从悲伤中及时的醒过来,把握好现在,不能停留在昨 天,而错失今天的美好。已经失去了一个明媚的晴天,难道还要在眼泪中错过满天的群星吗?!得失之间,我们应该从容的对待,柳暗花明,前路的风景又怎可料知 呢?因此“去丧”后就应该“无所不配”。
“亵裘长,短右袂”平时在家穿的皮袍要长一些,但要把右面的袖子做的短一些。为什么右面的袖子要短一些呢?因为我们平时做事都是习惯用右手,短一些的话做 事会很方便的。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形式是无所谓的,但并不是说不在乎,因为这个场合是在家里,相对来说是要随便一些的。如果你是左撇子每那就“短左袂” 没规定一定要“短右袂”的。这再次说明服装是重要的,但决非重点。我们一定要“崇本以举末”,决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否则我们“弃本而适末”,过于强调表 象,就会使其发生质变,如果是治理国家,衣服如法律,不在是为人民服务的有力保障,反而成为剥削人民的武器。
我们的文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宪问》中有“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而“左衽”的问题就反映出内在和形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中国的文化里,天尊 地卑,左大由小,左是尊贵的,由是相对低下的。就象开始说的穿上衣服是我们进入文明的标志。因此,衣服的开口是脱衣,是淫秽的,我们就应该“右衽”来符合 我们的文明。而过去的蒙古等边疆民族都是右肩披衣服,左肩露在外面的。这是文化野蛮落后的象征,因为表象是内在的反映。
学海无涯,我所知甚少,不敢高谈阔论。仅以上面几句,从一个局部来看一下,说一点我的看法。
河南崔氏
- 2012-10-12·成都明伦书院推荐阅读书目
- 2012-06-04·“三教合一”之我见
- 2011-12-08·不到楼兰非好汉(二)
- 2011-12-08·不到楼兰非好汉(一)
- 2011-12-08·不到楼兰非好汉(三)
- 2011-12-08·不到楼兰非好汉(四)
- 2011-12-08·不道楼兰非好汉(五)
电话: 028—86006188
余老师: 18981987998/15881013569(微信同号)
传真: 028—86006188
Email: cdmlsy@sina.com
Design by Hui Du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