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详解
来源:未知  日期:2012-11-23 11:45  点击:  字号: T | T

 

编辑推荐

  《鬼谷子》外篇,则可能是唐朝人写作并编入这《鬼谷子详解》的。
  《鬼谷子》是战国纵横家唯一流传至今的著作,它开创了中国游说修辞的先河;它提出了不同于儒、道、法等其它学派的哲学政治思想;它曾经被人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运用,对宗教家、军事家、术数家都发生过影响。《鬼谷子》是一部有独特价值而又最富于神奇色彩的书,它是战国纵横家唯一流传至今的著作,它开创了中国游说修辞的先河,它提出了不同于儒、道、法等其它学派的哲学政治思想,它曾经被人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运用,对宗教家、军事家、术数家都发生过影响。
 

内容简介

  鬼谷子这个人,在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中,是一个真实而又最具有神秘光环的人物。他的著作《鬼谷子》,是一部有独特价值而又最富于神奇色彩的书。《史记·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说鬼谷子是苏秦和张仪的老师。《隋书·经籍志》在“纵横家”类著录了《鬼谷子》三卷.注解说:“鬼谷子,楚人也,周世隐于鬼谷。”《史记》和《隋书》认为鬼谷子是隐居在鬼谷的一位研究游说之术的隐士,生活在战国时代没有留下真实的姓名。这说明鬼谷子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魏晋时代,道教把鬼谷子的著作《鬼谷子》列为经典。东晋初年葛洪《抱朴子·遐览》列道教经典137种,其中就有《鬼谷经》。后来,道教进一步把鬼谷子列为道教的洞府真仙,号称“玄微真人”;甚至说他出生于黄帝轩辕氏时代,历夏朝、商朝、周朝三代,随老子西出函谷关;东周时代,重返中国,隐居鬼谷,培养弟子数百人,在人问数百岁,后来不知所终。后代关于鬼谷子的传说越来越多。明朝冯梦龙所编著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第87回至90回,就讲了他收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为徒弟的故事。还有的书说他带领徒弟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又说九天玄女是他的师妹,如此等等。这就给鬼谷子笼罩上了神秘的光环。研究《鬼谷子》,首先必须弄明白《鬼谷子》的写作时代。鬼谷子的著作《鬼谷子》,今本分为内篇12篇与外篇9篇。有的学者怀疑《鬼谷子》是一部伪书。我们经过认真考证认为:《鬼谷子》内篇除了《符言》篇可能是从《管子》混入的以外,其他11篇都是先秦时代的著作,其写作者是鬼谷子先生及其弟子们。西汉大学者刘向,在《说苑·善说》中就已经引用鬼谷子的关于游说之术的话语,引文长达百字。可见至少《鬼谷子》的某些内容在西汉时代已经流行了。而且,《鬼谷子》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都具有先秦著作的特点。

作者简介

  鬼谷子,姓王名诩,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民间称为王禅老祖,春秋战国人士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经常进入梦云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鬼谷,所以称鬼谷子先生。鬼谷子为纵横家鼻祖。鬼谷子招收徒弟从不挑剔。他的学问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的,只要学会一门便可纵横天下!!“鬼谷”之名,由其出生地或隐居地(今河南登封县内的归谷山)而得,因“鬼”、“归”二字同音相近,一音之传,兼之“鬼”字更富传奇色彩,故将“归谷”习称为“鬼谷”。

精彩书摘

  《鬼谷子》写作时代与作者考证
  研究任何一本著作,首先必须搞清它的写作时代。
  《鬼谷子》是一本著作权有争议的书。有人说,它是鬼谷子本人所作。有人说,它是苏秦所作。有人说,它是一部伪书,成于六朝时代的好事者之手。
  最早著录此书的《隋书·经籍志》,明确承认此书为周世隐士鬼谷子的著作。它说:“《鬼谷子》三卷,皇甫谧注。鬼谷子,周世隐于鬼谷。”萧梁时代注释《鬼谷子》的乐壹,提出了著作权应归属苏秦。以上两种意见,或认为《鬼谷子》是鬼谷子本人的著作,或认为是苏秦的著作,其共同特点是承认《鬼谷子》是先秦时代的纵横家的著作。故《四库全书总目》云:“旧本题鬼谷子撰。《唐志》则以为苏秦撰。莫能详也。其书为纵横家之祖。”
  中唐著名散文家柳宗元在《辨鬼谷子》一文中首先对《鬼谷子》一书的真伪提出质疑。他指出:“汉时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鬼谷子》后出。”后来,清人姚际恒在《古今伪书考》中断定,《鬼谷子》一书是六朝某好事者的伪作。近现代学者认为《鬼谷子》是伪书,就是沿袭了他们的说法,而且与疑古思潮有关。
  这种认为《鬼谷子》是伪书的意见,其主要论据是刘向《别录》与班固《汉书·艺文志》没有著录它。但是,这个论据本身存在一个矛盾。因为,《别录》的作者刘向,在《说苑·善说》中恰好引用了鬼谷子的话。《善说》云:
  孙卿曰:“夫谈说之术,齐庄以立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欢欣愤满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行矣……”鬼谷子曰:“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矣!说之不行、言之不从者,其辨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辨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白而分,能人于人之心,如此而说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此之谓善说。”子贡曰:“出言陈辞,身之得失,国之安危也。”《诗》云:“辞之绎矣,民之莫矣。”夫辞者人之所以通也。主父偃曰:“人而无辞,安所用之?”昔子产修其辞而赵武致敬,王孙满明其言而楚庄以惭,苏秦行其说而六国以安,蒯通陈其说而身得以全。夫辞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者也。故辞不可不修,而说不可不善。
  刘向引用了五段话和四件史实。荀子的话出自《荀子·非相》,《诗经》的句子出自《大雅·板》,主父偃的话大概出自《汉书·艺文志》所曾著录的“《主父偃》二十八篇”。子产对答赵国诘难而使赵武信服的事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王孙满对楚庄王问鼎事见于《左传·宣公三年》,苏秦合六国抗秦事见于《史记·苏秦列传》,蒯通陈辞以保全生命事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只有鬼谷子与子贡的话无法查考。子贡没有著作传世,但子贡是一个真实历史人物亳无疑问。
《史记精讲》
内容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它开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它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一道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史记》人物与先秦文学人物的显著差异在于他们的鲜明的个性化。《史记精讲》精
国学彩英

成都明伦书院2014年度经典国学堂课程表

成都明伦书院 2014年度经典国学堂课程表 【一月】《金刚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慈悲开示,度尽多少红尘痴魂;缘起性空,解开多少人生死结。《金刚经》,号称经中之母万经之王,无上的般若智慧,告诉众生六度真谛;孤独园的狮子怒吼,震慑三界无明孽障。无余涅槃,究竟真意如何?成住坏空,究竟奥义何在?所有因果,皆归六道;一切业力,了然一扫而空。 【二月】《说文解字》 人生觉悟识字始!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国文化的入门,神奇汉字的基
联系方式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幸福梅林幸福联合五组129号明伦书院
电话: 028—86006188
余老师: 18981987998/15881013569(微信同号)
传真: 028—86006188
Email: cdmlsy@sina.com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9. minglunshu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Hui Du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