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敦煌!
来源:未知  日期:2011-10-27 14:52  点击:  字号: T | T

敦煌,敦煌!

明月在哪里?

明月在天涯。

天涯远不远?

天涯在敦煌,很远,又很近……

 

五一,参加了明伦书院和招商银行组织的“重走丝绸之路,感悟玄奘之旅”。当我经过四天的徒步,露营在戈壁,在漫天星光下,聆听“营地课堂”的栾睿教授细说玄奘的时候,突然间恍兮惚兮,感慨万千。

还记得是1989年,电影《敦煌》上映,日本人拍的,改编自井上靖的同名小说。描写宋朝一个书生来到敦煌,和西夏、和回鹘、和大宋、和佛经、和千佛洞交织在一起的故事,画面唯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忠贞的爱情,坚强的信念,晚霞中坠下城楼的回鹘郡主,黑暗中执子之手的焦渴爱情,孤独中举火焚城的绝望忧伤……

自那时起,敦煌,这个远隔万里的一个地名,再也挥之不去。

自那时起,无数的年轻人,手里捧着井上靖的《敦煌》,从世界各地,前往敦煌。

 

敦煌,位于古老的丝绸之路的要冲,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也是“西出阳关无故人”、杨柳春风不度的所在。在漫长的岁月里,商旅不绝,学者不断,在欧亚交流史上举足轻重。敦煌,这个中亚的十字路口,一直是中原文化和西域各族文化起承转合的重点。季羡林先生曾这样评价过敦煌:“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希腊的文化在这里汇流了,世界几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在这里汇流了,世界的许多语言,不管是属于印欧语系,还是属于其他语系也在这里汇流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学、艺术、音乐,也在这里汇流了。”这么多文明在此冲突、碰撞、融合的过程,就是敦煌价值行成的过程。

站在敦煌,向西,出阳关、玉门关,横扫大漠,气吞山河。向东,进入中原的,除了佛教等异族文化,还有精美的玉石,美丽的胡姬,鲜美的葡萄,珍奇的汗血宝马……

不仅如此,1907年,斯坦因、伯希和们将莫高窟的藏经洞洗劫以后,世人才知道,敦煌,在黄沙掩埋的洞窟中,以柔弱的胸怀,为我们保存了一段怎样斑斓的历史。

可以说,中国的历史文化, “杏花春雨江南”,“铁马秋风塞上”向来互为表里。有时,后者更值得品味和解读。而敦煌,荒凉而遥远的敦煌,永远是我们需要感恩和敬重的一个边城。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

“羌儿夜奏敦煌乐,宛马声嘶苜蓿天”。

哪一句不让人心驰神往,荡气回肠?

 

此番由明伦书院组织的徒步大漠的活动,有一个很重要的主题:玄奘!

提起玄奘,中国人无人不知。可是,真正走进那段历史,认识他非同寻常的价值的又有多少呢?

难忘玉门关徒步的那天。所有人都在陶醉又一次战胜了自我,也感慨当年玄奘行走的这一段盐泽地的艰辛。晚餐后,一束亮光打在刚刚支起的幕布上——“营地课堂”。刚刚和我们一起跋涉了一天,来自新疆师范大学、美丽的栾睿教授,用一种精准、优雅的语言,将玄奘法师震世骇俗的经历娓娓道来,不仅清晰地为我们讲述了玄奘的生平,还为我们澄清了魏晋以后佛法在中土流传的时代特征,玄奘西行的背景,顺便回答了佛教中那些繁复的的文化内核,彰显了那种悲天悯人、将人间所有的苦难扛在肩上,给予我们永恒智慧的精神价值。

这一刻,深蓝色的夜空,星光灿烂,一群人,来自五湖四海,幕天席地,久久地沉默着,瀚海的风沙也停止了呼啸。

这一刻,我们品味着民族最伟大的心灵,共振着历史上最有力的脚步。

这一刻,玄奘在复活。

 

玄奘,他的伟大怎么评价都不过分。我思考的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完美的人,这个人的精神,在今天的中国弘扬得过少了。玄奘,少年即立下大志,发下擎天之愿,青少年时代孜孜向学,遍访名师,奠定了丰富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为了应付取经的艰难险阻,还锻造了一个强壮高素质的身体条件,最后,不仅成为有史以来中国最有成就的留学生,在学术上登上了世界之巅,还得到世俗政权的认可,赢得全世界的尊重,善始善终。在他身上,健康、人品、道德、学问、智慧、地位合为一体,他唤醒的,是我们民族往往忽视的一种精神,一种冒险的精神,一种求真理不畏任何困难的坚韧,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舍身求法的精神”,这是“民族的脊梁”,这样的人格魅力将会永远照耀我们向上、再向上。而这样的精神和经历,在注重评价人物时倾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人格取向的传统文化里,遗憾的是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今天,我们要推崇玄奘,宣扬这种留名要留万世名、拒绝平庸、追求崇高的榜样价值。

我个人认为,二十世纪初,出没在西域的那些鬼魅似的外国冒险家,跟玄奘的崇高相比,绝不在一个层面。

玄奘是完美的,是干净的,是绝不向任何苦难低头的。可是,在这位智慧无双的三藏法师身上,有些事情耐人寻味:玄奘西天取经是违反了当时唐朝的国法,私自出境的。西域征途漫漫,取经之路有无穷的艰难险阻,玄奘的智慧不仅仅体现在佛学造诣上,还体现在对于世俗政治也就是“世间法”的清醒上。他为什么不顺着阳关出去,选择走相对富饶、好走的丝绸南路,偏偏西出玉门关,前往相对艰难的北路呢?古人的智慧是活的,不是死的。玄奘西出玉门之后,直奔今天的吐鲁番,那里有个高昌国,存在一个比较强大的汉族政权,国王麹文泰虔诚佞佛,可以给玄奘未来极大的支持。以后的事实也证明,玄奘这一步棋走得多高明。

同样,当玄奘在五印度取得崇高的地位时,面临归国尴尬的他,给唐太宗写了一封信,委婉地承认了自己私越国境的错误,表达了想回国的心愿。他写道:

“遂以贞观三年四月,冒越宪章,私往天竺。践流沙之漫漫,涉雪岭之巍巍。铁门险之途,热海波涛之路,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中间所经五万余里……。”

“专擅之罪,唯深惭惧。”

当时,唐朝的春天正含苞待放,唐太宗,已经是世界的主人、威震亚洲的“天可汗”了,如何对待这位“国际学者”,是摆在万王之王面前的棘手难题。“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深谋远虑的太宗回信对玄奘表示了欢迎:

“……闻师访道殊域,今得归还,欢喜无量,可即速来,与朕相见……”

太宗不以天子之威为重,不但不追究玄奘非法出国的错误,反而以博大的胸襟和气魄,选择了为人称道的明智做法,,嘉奖玄奘冒着生命危险探求佛法惠及苍生的业绩,隆重欢迎玄奘归来,满足和保证译经工作的所有物质条件,还赐予无以伦比的礼遇。同时,以君王的权威,在要求玄奘还俗从政辅佐自己遭到委婉拒绝后,鼓励玄奘整理记录西域各国地理政治军事资料。

众所周知,妥协必须是双方的。玄奘回国后的第一年,并没有翻译佛经,反而专心写出了《大唐西域记》这一百科全书式的名著,这一本书对于接下来唐帝国在中亚的征服有着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直至今天,研究中亚和印度历史,它的作用也无可替代。

诸如此类,皆可看出玄奘的胆识和谋略。

正是帝王和法师默契的智慧,成就了玄奘在人类文化史上不朽的地位。

道与术的巧妙结合,玄奘的格局!对于今天弘法利生的传道者来说,是不是一个有益的启发呢?

 

短短的五天时间,流沙漫漫,黄尘滚滚。行走在敦煌这片土地,为断壁残垣的汉长城而唏嘘、为西风残照的玉门关而嗟叹,为沉睡千年的壁画而颤栗,为鬼斧神工的雅丹而震撼;在徒步穿越中,我们浑然不觉地褪去了庸碌中的小我,在搀扶、分享时,我们交换了纯净坦荡的诚意正心;我们既聆听了有思想的声音,又选择了有意义的挑战。

我们不仅来了,也看到了,听到了,更超越了……

在敦煌,收获的,不仅是徒步过程中内心与天地之间的交流,不仅是汗水和饥渴、疲惫和疼痛,更有一些沉寂在心灵深处的、无以言说的、苍茫的岁月中恒久不变的东西,渐渐地清晰、渐渐地明亮起来……

 

啊,敦煌,敦煌!

 

成都明伦书院2014年度经典
成都明伦书院 2014年度经典国学堂课程表 【一月】《金刚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慈悲开示,度尽多少红尘痴魂;缘起性空,解开多少人生死结。《金刚经》,号称经中之母万经之王,无上的般若智慧,告诉众生六度真谛;孤独园的狮子怒吼,震慑三界无明孽障。无余涅槃,究竟真意如何?成住坏空,究竟奥义何在?所有因果,皆归六道;一切业力,了然一扫而空。 【二月】《说文解字》 人生觉悟识字始!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
国学彩英

成都明伦书院2014年度经典国学堂课程表

成都明伦书院 2014年度经典国学堂课程表 【一月】《金刚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慈悲开示,度尽多少红尘痴魂;缘起性空,解开多少人生死结。《金刚经》,号称经中之母万经之王,无上的般若智慧,告诉众生六度真谛;孤独园的狮子怒吼,震慑三界无明孽障。无余涅槃,究竟真意如何?成住坏空,究竟奥义何在?所有因果,皆归六道;一切业力,了然一扫而空。 【二月】《说文解字》 人生觉悟识字始!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国文化的入门,神奇汉字的基
联系方式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幸福梅林幸福联合五组129号明伦书院
电话: 028—86006188
余老师: 18981987998/15881013569(微信同号)
传真: 028—86006188
Email: cdmlsy@sina.com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9. minglunshu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Hui Du Design